买币卖币赚差价违法吗?深度剖析与法律解读

在加密货币热度持续攀升的当下,不少人动起了买币卖币赚差价的心思。但这种看似简单的交易行为,其合法性却迷雾重重,背后隐藏着诸多法律风险。

从国内法律规定来看,2021 年 9 月 15 日,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犹如一记警钟,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具备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被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这意味着,单纯从虚拟货币交易业务本身的性质而言,在我国的法律框架下,其合法性基础相当薄弱。

在实际案例中,买币卖币赚差价的行为一旦与违法犯罪活动产生关联,便会触碰法律红线。例如,有人在明知资金来源可能涉及网络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仍参与虚拟货币交易,通过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虚拟货币赚取差价。这种行为极有可能被认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曾有这样一起案件,田某通过抖音得知一种 “赚钱生意”,即在特定 APP 上买卖虚拟货币 U 币为犯罪分子洗钱,他将现金转进犯罪分子提供的账户买进 U 币,犯罪分子再将被害人钱款转给他,他卖出货币赚取差价,非法获利 11700 元。最终,法院判定田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还有些人打着买卖虚拟货币的幌子,实则为非法平台提供支付结算帮助。如曾某和林某商量通过买卖 U 币赚差价,由曾某出资并提供银行卡接收买家资金,林某操作买卖。经查证,曾某名下银行卡流入不明资金 330526 元,其中 30594 元为诈骗资金,二人共获利 2720 元。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曾某、林某拘役四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当然,如果买卖的并非虚拟货币,而是法定纪念币,随意倒卖也可能涉嫌违法。比如在 2025 年贺岁币(蛇年纪念币、纪念钞)兑换期间,有黄牛组织多人占号抢兑,之后加价倒卖。律师表示,若此类情况属实,黄牛蓄意倒卖贺岁币,挤占公共资源,扰乱市场秩序,甚至可能涉嫌非法经营。

综上所述,买币卖币赚差价这一行为是否违法,不能一概而论。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参与一些受监管的正规数字货币交易活动(目前国内此类合法合规平台极少),赚取差价或许不违法。但在当前国内对虚拟货币交易的强监管环境下,绝大多数虚拟货币交易行为都存在法律风险。尤其是当交易行为与违法犯罪资金流转相关联时,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投资者务必增强法律意识,谨慎对待买币卖币行为,避免因一时贪念而陷入法律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