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领域,稳定币作为一种特殊存在,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其核心特性在于与法定货币(如美元、港币)或其他稳定资产(如黄金)挂钩,旨在 “锚定价值”,规避数字资产常见的剧烈波动。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稳定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面为您呈现一份稳定币一览表。
主流的稳定币大致可分为四类。法币抵押型是目前的绝对主流,占比约 90%。此类稳定币由美元或其他货币资产 1:1 支持,如 USDC(由 Circle 发行)和 USDT(由美国公司 Tether 发行)。截至 2025 年 6 月 21 日,全球稳定币规模约 2615 亿美元,其中 USDT 规模达 1622 亿美元,USDC 为 613 亿美元,二者合计约占稳定币总规模的 85% 。它们通过储备金与发行量一一对应的方式,夯实价值基础,价格波动与其所锚定的法定货币基本同步,波动极小,在加密生态中充当类似 “一般等价物” 的角色。
加密资产抵押型稳定币则通过智能合约锁定 ETH 等数字资产作为担保,如 DAI。它借助加密资产的价值来维持自身稳定,但由于加密资产本身具有一定波动性,所以此类稳定币的稳定性相对法币抵押型稍弱。算法稳定币依靠特定机制调节币量以维持价格稳定,然而其风险相对较高,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可能因机制失灵而难以维持币值稳定。商品抵押型稳定币以实物商品(如黄金、石油)作为储备资产支持,价值与商品价格挂钩,不过在市场上的占比较小。
稳定币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在加密货币交易中,它为价格波动剧烈的比特币等资产交易提供了稳定的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在跨境支付结算方面,其优势显著。传统银行跨境转让通常需要数个工作日,而稳定币可实现秒级至分钟级的交易确认,且手续费更低。以京东的跨境贸易为例,使用稳定币资金仅需 24 秒即可到账,而传统支付方式与非洲交易需 4 至 5 天,手续费高达 7.7%。此外,在一些高通胀国家,不少中小企业或个人会购买稳定币来对冲通胀。
近年来,稳定币市场规模增长迅猛,总市值从 2020 年的约 200 亿美元,暴涨至 2025 年 6 月的超 2500 亿美元,5 年间增长超 11 倍,年复合增长率超 80%。随着各国对稳定币监管政策逐渐明晰,如美国参议院通过《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中国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稳定币市场正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未来有望在全球支付和金融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