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去哪买比特币:早期加密货币交易的探索之路
最具代表性的平台当属 Mt. Gox(门头沟)。2011 年 7 月,Mt. Gox 从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交易平台转型为比特币交易所,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用户只需注册账号,通过银行转账或信用卡支付即可购买比特币,不过当时支持的支付方式较少,且转账流程繁琐,到账时间长达数天。由于缺乏监管,平台安全性简陋,甚至曾出现过比特币被盗的事件,但在那个别无选择的年代,Mt. Gox 仍是多数早期玩家的首选。
除了 Mt. Gox,Bitstamp 也是当时少数的选择之一。这家 2011 年 8 月成立的交易所总部位于斯洛文尼亚,初期仅支持比特币与欧元的交易对。用户注册后需完成简单的身份验证,通过银行转账将欧元汇入平台指定账户,确认到账后就能在交易界面挂单购买比特币。相较于 Mt. Gox,Bitstamp 早期更注重合规性,虽用户量较少,但在技术稳定性上略胜一筹。
除了交易所,点对点交易(P2P)是另一种重要方式。在比特币论坛 Bitcointalk 上,大量用户发布买卖信息,通过 PayPal、银行转账甚至现金邮寄的方式完成交易。例如,有人在论坛发帖 “用 100 美元求购比特币”,感兴趣的卖家会通过私信沟通细节,约定支付方式后,买家转账,卖家手动将比特币转入对方钱包地址。这种交易完全依赖双方信任,没有第三方担保,诈骗风险极高,但却为没有银行账户的用户提供了参与机会。
此外,少数线下聚会也成为交易场景。在一些科技爱好者聚集的沙龙中,有人携带笔记本电脑,现场展示比特币钱包,用现金直接兑换比特币。这种面对面交易虽然规模极小,却体现了早期比特币 “去中心化” 的原始形态。